辽河口的诗与远方

2023-07-28 来源:中国海洋网

在我国18000多公里海岸线的最北端,渤海辽东湾的顶部,辽河、浑河、太子河、大淩河、饶阳河在这里浩浩汤汤汇入大海,河海千万年的交汇冲击,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沉积平原,辽远平旷,一望无际。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坐落在这片三角洲的中心区域。

保护区占地面积80000公顷,大片的芦苇沼泽、河流水域和大海滩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。时序的更迭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挥洒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,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一碧连天的苇海和激情燃烧的红海滩。

在南方“春风又绿”的时候,北国也渐渐开始冰消雪化,芦苇的笋尖欢快地拱出冻土,把嫩绿的生命星星点点地洒向刚刚苏醒的大地,用不了多久,这星星点点的绿色便连成了一片,绵延数百平方公里,连天接地,浩瀚无垠。当夏天的海风吹过,置身在全球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荡,顿觉天高地迴,任意东西。到了秋天,与芦苇荡毗连的滩涂上,大片的“刺碱蓬”已经由绿变红,铺满了辽河入海口两侧的海滩,形成了面积大约九万亩的“红海滩”。退潮的时候,红海滩灿若朝霞,“日出江花红胜火”的美景一览无遗。

辽河口自然保护区作为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、面积最大、植被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,为数百种野生动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一片乐土。就不完全统计,保护区内有各类野生动物300余种,其中鸟类就有236种,每年在这里迁徙、栖息、繁殖的候鸟超过100万只,它们为万顷沃野舞动了生命的韵律,解码了大自然神秘而丰富的信息。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珍稀的鸟类丹顶鹤、白鹤、白鹳、黑鹳、大天鹅、白额雁等。濒危鸟类黑嘴鸥,全世界仅存3000余只,保护区内大约就有2000只,成为黑嘴鸥最大种群的繁殖地。此外,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海豹也是这里的常客,每年入冬,都有近千只西太平洋斑海豹进入辽河口冰区,次年1、2月份开始产仔,5月份以后陆续离开。南来北往的候鸟和海洋生物的迁徙,把辽河口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圈与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。

辽河三角洲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首先是大自然的馈赠,但是在这个原生态的沼泽滩涂、荒野草甸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、维持湿地的生态平衡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,却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。1985年,盘锦市建立了双台河口水禽自然保护区,1987年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,1988年,经国务院批准,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2015年更名为“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”。几十年来,各级政府致力于保护自然资源、建设生态文明,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例如实施了全国最大规模的“退养还湿”工程,有效恢复湿地并新增了海岸线,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创造更好的条件;保护区还建立了“空天地人”一体化的监测管理体系,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对珍稀鸟类的监测和保护。

近年来,还有一些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了湿地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的保护,例如“盘锦湿地保护协会”“保护斑海豹志愿者协会”等,从不同的方面为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。今年4、5月份,在辽河口淡水和海水交汇的岸边,上百只成年斑海豹带着幼崽在这里栖息、嬉戏,呆萌的样子煞是可爱,大自然的和谐与安宁显然离不开志愿者的努力和民间力量的奉献。

经过多年的保护、建设和发展,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逐步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,“万物各得其和以生,各得其养以成”。当我们来到辽河口三角洲的时候,夏天正在过去,转眼又该到入秋的时节了,我们将会在这里看到绿色的苇海、金色的麦浪和红色的海滩交相辉映,蔚为大观,我们将会在这里看到秋水长天,看到星辰大海,看到诗与远方。